总结

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营的镀铬厂发生泄漏,现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。自2008年以来的地下水监测显示,羽流向下梯度延伸至源区,2011年,原位P&T系统显示出渐进的Cr(VI)浓度趋势。此外,六价铬浓度和地球化学采样数据表明,没有发生自然衰减。2012年初,通过10口固定井在主要污染区应用金属修复化合物(MRC)和三维微乳®(3DMe),作为全面设计的第一步,以评估好氧含水层中处理剂的功效。

将概述补救方法、监测行动和现场研究的结果。地下水样品中稳定Cr(III)的测量以及现场参数表明,试剂在污染区域的分布以及Cr(VI)的持续地球化学还原。

图1:2011年开始处理前的地下水样本

站点历史记录

该工厂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工业区,是一个活跃的电镀设施,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印刷和纺织行业生产转子。历史上,铬酸盐溶液是电镀工艺的一部分,根据现场的历史,随着时间的推移,铬泄漏到浅层含水层中。自2008年以来的现场调查和地下水监测显示,羽流向下延伸至源区。在混凝土地板和建筑墙体的不同部位观察到黄色变色,在浅渗流区采集了黄色土壤样本,表明存在高六价铬浓度。因此,作为运营许可证的一部分,地方当局要求在现场下游边界建立地下水抽取和控制系统,作为应急处理计划。2011年,P&T系统显示出一种渐进的Cr(VI)浓度趋势,从而在现场触发了不同的修复策略。

在源下方饱和区约20 m bgl(地下)处采集的进一步土壤样本显示,六价铬和总铬含量分别为500 mg/kg和700 mg/kg,而在毛细边缘11 m bgl处采集的样本中,六价铬和总铬含量分别为700 mg/kg和770 mg/kg。两个主要水源区之间的地下水样本显示高达100000μg/L(图1)。此外,六价铬浓度和地球化学采样数据表明,没有发生自然衰减,没有证据表明Cr(VI)还原为Cr(III)。因此,为了以高效、经济的方式处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,2011年,MRC和3DMe技术被选为补救技术,因为它们被证明具有原位还原和固定六价铬的能力。2012年初,通过10口固定井在主要污染区进行了MRC和3DMe应用,作为全面设计的第一步,以评估好氧含水层处理技术的功效。

MRC和3DMe现场应用(第一阶段)

2011年底,通过安装两个注入井屏障,两个主要六价铬(CrVI)源区(Capannone A和Capannone B的部分区域)的上梯度,实施了全面地下水修复的第一阶段(图2)。2个屏障中的每一个都由5个嵌套注入井组成,总共有10口井。

嵌套注入井的安装间隔约为4m,每口井由3根立管组成。浅管安装时,开槽段从8 m至13 m bgl,中间段从14 m至19 m bgl,深段从20 m至25 m bgl(图3-4)。这种安排允许在含水层的不同垂直带中适当分配试剂。此外,在表面安装4m厚的混凝土,以承受喷射压力。安装完成后,开发了水井以清除淤泥。

在注入工作开始之前,开展了一项监测活动,以确定有关总铬、铬(VI)、铬(III)、溶解氧(DO)、氧化还原电位(ORP)、pH、硝酸盐、硫酸盐和总有机碳(TOC)浓度的地下水条件。分析证实了含水层的高需氧条件。使用充气封隔器将MRC和3DMe产品在压力下注入油井,以形成安全密封。由于注入时地下水位约为15 m bgl,比正常水位低约7米,因此仅通过中部(14-19m bgl)和深层管道(20-25mbgl)注入。

图4:已建嵌套注入井

结果和讨论

自2012年1月注入MRC和3DMe后约60天内,Pz4监测井(位于注入屏障下方几米处)的六价铬浓度降至检测限(5μg/L)以下,而Cr(III)浓度增加,这很好地表明含水层中正在进行还原过程。

在Pz4中,MRC前处理的Cr(VI)浓度升高
至10000μg/L,Cr(III)约为300μg/L。Cr(III)在天然含水层条件下稳定且不溶,并根据预处理Cr(VI)污染物负荷的不同时间沉淀出溶液。在Pz6中观察到相同的Cr(VI)衰变趋势(位于注入屏障下10米处),但与Pz4相比,有大约4个月的时间延迟(图5)。注入约12个月后,现场下梯度监测井中地下水中的Cr(VI)浓度下降了59%至99%,而Cr(III)浓度最初上升,然后逐渐下降,可能是由于降水过程。

井间结果的不同表现可能是由季节性含水层效应、试剂在地下的分布和/或含水层特定区域的显著吸附Cr(VI)污染引起的。此外,通过氧化还原电位(ORP)和总有机碳(TOC;乳酸、丙酮酸、乙酸、丁酸和丙酸的总和)跟踪MRC和3DMe的作用。TOC代表总碳源,而总碳源又提供了迄今为止Cr(VI)还原程度所需的厌氧环境。ORP的降低和TOC的增加是成功的MRC表现的特征。

这些趋势显示在Pz4、Pz2、Pz6、Pz9和PzE1内(图6;图2中的油井位置)。通过含水层中建立的还原条件(ORP)和监测井中检测到的TOC浓度,可以显示试剂随时间的分布情况。更具体地说,监测井中的衰减指标表明,主要污染区内的厌氧条件略有减少,可能介于硝酸盐和铁还原条件之间。处理区内的现场地下水显示出低浓度的DO(小于2 mg/L)和硝酸盐(小于0.5 mg/L),ORP水平介于-50和-100 mV之间(相对于氢,Eh),以及高浓度的溶解铁Fe(II)。

一期处理的目标已经实现,因为现场六价铬浓度在主要监测井内降低,并且在两个源区都建立了非常好的还原条件。

图5:MRC处理后浓度趋势

图6:MRC治疗后ORP和TOC趋势

结论

就地采用MRC和3DMe的金属固定化是物理萃取和处理系统的传统工程、设计和资本密集型方法的替代方法。事实上,在处理的第一阶段,在将MRC和3DMe技术应用于含水层后,观察到溶解的六价铬大幅减少,无论是在处理区还是在下坡区。

通过含水层中建立的还原条件和监测井中检测到的TOC浓度,可以看出试剂随时间的分布。更具体地说,监测井中的衰减指标表明,主要污染区内的厌氧条件略有减少,可能介于硝酸盐和铁还原条件之间。处理区内的现场地下水显示出低浓度的DO(小于2 mg/L)和硝酸盐(小于0.5 mg/L),ORP水平介于-50和-100 mV之间(相对于氢,Eh),以及高浓度的溶解铁Fe(II)。